NEWS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华制智能入选2021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TOP50

发布时间:2021-06-07


带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工业4.0”一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当时刚刚从金融危机中缓和过来的欧美各国深刻认识到了忽视实体经济的“苦果”,长期对金融行业、房地产、服务业等的偏重导致产业“空心化”严重,传统制造业自身发展也出现问题,加上人口老龄化、产业劳动力紧张等问题日益严重,欧美国家将重心转回制造业,加速“再工业化”,希望达到重振实体经济的目的。

 

相比于以往的变革,“工业4.0”突出的特点是智能制造,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的结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最终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我国于2016年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新一轮工业革命拉开序幕,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在2018年跃升为269个,截止目前已有超过50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

 

工业互联网之所以如此受各国的重视,主要是其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德国西门子是实践智能工厂的先头部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部城市安贝格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近千个制造单元都通过物联网联络,在无人力操作的状态下进行着有序的挑选和组装。而在这个智能工厂内,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高达99%,追溯性更是达100%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前景是真正生产效率的高度提升,是大量人力、物力的高度节约。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初心”。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经济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现难度更高、更复杂

 

那么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操作路径是什么,它与消费互联网又有什么区别。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给出的定义是,“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

 

似乎颇为复杂,事实上,工业互联网确实要比消费互联网要复杂的多。消费互联网尽管面向十多亿的网民,甚至是全球联网,但多数情况是共性的,易于标准化,而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业务链条长而复杂,在及时性、安全性等性能方面要求也要更高,建设的难度远大于消费互联网。

 

目前建设工业互联网主要有几种类型的企业,一类是由信息技术企业发起的,如华为、阿里等;第二类是自动控制与软件企业,如用友等;第三类是装备制造型企业,如徐工信息等;第四类是生产制造企业,如海尔卡奥斯等;第五类是新创业企业,如寄云科技等。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他们首先建设的都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因为这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它是类似于苹果iOS系统和谷歌安卓系统一样的存在,没有操作系统就相当于把主动权交了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华为要自建鸿蒙系统、工业互联网企业要首先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原因。

 

然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稍晚于欧美国家,制造业企业自身真正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几乎没有,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还有重重障碍。由于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行业,掌握信息技术的企业缺乏对垂直行业流程和工艺的理解,了解工业流程的垂直企业往往缺少信息技术人才,而在这样的垂直领域做到头部的企业几乎没有。要建成成熟完备的工业互联网需要信息技术企业和垂直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需要信息技术(IT)与工业的技术(OT)的紧密融合。

 

需要高度的协作精神

 

相比于OT,我们对IT更为熟悉,它广泛应用于消费互联网,但工业IT技术还略有不同,它包括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监控和数据获取系统等,而OTOperation Technology,操作技术,包括材料、机器、方法、测量、维护、管理、建模等。工业互联网是一张网,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的建设就是要实现ITOT的高度融合。

 

而从外围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不能单是企业的事。国内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一直持观望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顾虑,这是横亘在中小企业上云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数据一旦泄露,其带来的后果是毁灭性的。企业把数据加密,仍然无法对数据进行保护,问题的解决还在于入侵防护。

 

入侵防护的加强是个复杂的工程,除了工业互联网企业自身外,需要网络信息安全企业的帮助,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大数据协同,此外,为了保障企业数据不被泄露,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企业数据共享、开放应用和企业数据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落实将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

 

中小企业对上平台有顾虑,有自身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限制的情况,但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这条路是大势所趋,尽管目前很多技术、体系还不够完善,但也可以看到各领域为此正在积极努力,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工业互联网企业积极创新推进,这不能说是一条平坦的路,但却是一条可以看到未来的光明大道。

 

结语

 

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需等待各方面全部准备完善,从实践中磨砺,从实践中摸索经验,是探索可行路径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一领域形成绝对领先地位,这对我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大的机遇,但这个机遇的窗口期不会很长。



用世界级智慧推动中国经济腾飞,让中国制造在全球更受尊敬


服务热线

400-836-0266

版权所有:华制智能 粤ICP备15062849号

分享:
返回顶部